所在位置:财神到棋牌平台ios |
|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20年8月29日至9月29日,省委第一巡视组对常州市委开展了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2020年11月5日,省委巡视组向常州市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改工作组织情况
常州市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和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严格按照省委娄勤俭书记“责任落实到位、整改措施到位、问题解决到位”要求,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行动、最严格的纪律抓好巡视整改,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整改措施到位、问题解决到位,全力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迅速部署抓整改。市委深刻认识到,抓好省委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整改,是检验全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四个意识”、政治担当的试金石,始终坚持从“两个维护”政治高度,把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整改作为当前最严肃最紧迫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2020年11月5日,召开省委巡视反馈会议,市委书记齐家滨同志作表态讲话,对省委巡视反馈意见诚恳接受、照单全收,要求全市上下提高政治站位、狠抓整改落实。11月10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传达学习省委第一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认真讨论研究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的总体安排及《整改工作方案(讨论稿)》,明确要求市委常委会班子成员及全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巡视反馈意见和整改要求上来,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迅速。12月7日,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常委会班子及成员认真对照巡视反馈意见,深刻剖析、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整改责任和措施。12月14日,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常州市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紧扣“两个不放松”和“务必整出成效”总要求,把省委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整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入开展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二是压紧压实责任,以上率下抓整改。省委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在市委常委会领导下进行,市委书记齐家滨同志对巡视整改工作负总责,组织研究、动员部署、督促推动。迅速成立以市委书记齐家滨同志、市长陈金虎同志为组长的市委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综合协调组、工作督查组、问题线索处置组、产业转型组4个工作小组。市委常委会对巡视反馈的问题逐条梳理、逐项研究,结合省委巡视反馈意见,对《整改工作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对照5个方面11个问题27个具体问题,制定了44条具体整改措施,建立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了责任分工、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市委带头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市委书记齐家滨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主动认领、牵头整改3个问题,推动各牵头市领导统筹抓总、以上率下,靠前指挥、一线督办。2021年1月19日,市委召开省委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整改推进会议,要求各工作小组定期查进度、查成效,确保整改工作扎实推进和高质量完成;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严格对照整改方案,把握时间节点、倒排时序进度、建立整改台账,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确保整改工作保质保量压茬推进。三是强化督促检查,跟踪问效抓整改。建立巡视整改情况督查督办制度,印发《省委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整改督查方案》《省委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整改日常督查实施方案》,成立7个督查工作小组,加强对重点问题的日常跟踪,于1月下旬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整改落实情况开展第一次专项督查,推动整改责任落到实处。市委常委会及时听取督查情况汇报,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严肃追责问责。
二、整改落实情况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安全至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部署,统筹推进专项整治“一年小灶”和省委危化品专项巡视整改,国务院、省督导交办的1090项问题隐患全部“清零”,实现了“务必整出成效”的阶段性目标。全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8.1%和59.6%,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三项工作被国务院督导组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朗盛(常州)的安全生产经验得到国务委员王勇肯定。截至目前,整改工作方案中明确的44条措施,已有32条取得明显成效并常态化坚持,比例达72.7%。
(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还有差距,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决心还不够坚决方面
1. 关于“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力度不够大”问题的整改
具体问题1:转型升级速度不快,全市“小、散、危”化工企业仍然较多。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作为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2020年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22次,市委理论中心组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学习2次,市长办公会议常态化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督办,2020年市领导调研督导安全生产工作60余次。市领导带头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宣讲活动,全市已组织宣讲2700余场次,参加人员20余万人。成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扎实开展危化品等31个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2021年1月19日,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暨省委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整改推进会议,对巡视整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出台《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着力巩固“一年小灶”成果,全面推进“三年大灶”各项重点工作措施。二是推动化工产业安全绿色转型。落实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制定出台《常州市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录(2020年)》,严格限定新建化工项目准入,2020年全年审核通过并备案化工项目3个。加大低端落后化工产能淘汰力度,推进重点区域化工企业“关停并转迁”,对安全风险高、环境管理水平差和技术水平低的企业依法依规关闭退出,2020年累计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71家,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并顺利通过省化治办组织的现场验收。优化提升化工产业布局,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规范化管理的通知》(苏政发〔2020〕94号)精神,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定位为化工园区,金坛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定位为化工集中区。三是切实抓好抓实问题隐患整改。按照省化治领导小组审定的“一企一策”和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攻坚工作组移交的问题清单及安全隐患清单,实行闭环销号管理。截至1月22日,我市在省化工整治攻坚行动平台上的问题隐患整改销号率达89.2%。
具体问题2:生产低端产品的化工企业数量多。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制定《常州市化工重点监测点认定和管理办法》,组织符合条件的化工生产企业申报市级化工重点监测点,支持园区外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涂料等传统优势产业集聚重组发展,组织晨光金属涂料等企业赴扬州学习集聚重组先进经验。破立并举,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化工新材料产业上下游配套发展,朗盛(常州)、华润新材料、合全药业等一批优质项目逐渐形成产业链条。
具体问题3:“重发展、轻安全”的问题仍然存在。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坚持底线思维。召开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进会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部署工作等相关会议,出台《常州市安委会2021年工作要点》等10个文件,努力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实。二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根据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修订《2021年度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落实到位。下发各辖市区党委政府、常州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考核评价指标,并单独开展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结果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压紧压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三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下发《关于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专题实施方案》,围绕方案要求,梳理出30项重点工作,在所有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承诺、隐患排查治理、举报奖励、危险作业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等5项制度。四是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牢牢把握“两个不放松”和“务必整出成效”总要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细化危化品、道路交通、消防等9项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五是突出事故防控。制定《道路运输等2个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着力压降道路运输安全事故,2020年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列全省第12位。针对小型建设工程和零星作业事故多发的特点,出台《关于加强小型建设工程和零星作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监管范围、强化监管责任、建立监管制度,进一步加强小型建设工程和零星作业的安全监管,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2020年9月至今,全市小型建设工程纳入监管累计774个项目,共发生相关生产安全事故3起,同比下降57%。
2. 关于“化工园区规划水平不够高”问题的整改
具体问题4:园区内高精尖、现代化的龙头企业较少,仅仅是化工企业的简单集聚,未能形成高效的上下游产业链,一些企业安全环保风险大。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推进新北园区延伸产业链。围绕新材料和新医药两大产业主线,督促重点转型项目加快推进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投资技改。着力打造“东方碳谷”和“创新药谷”,加快推进新创碳谷、合全药业三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常隆化工已于2020年8月拆除完毕并覆绿,原址已改建为常州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成为生态绿地和生态教育基地向市民开放。相关企业化工厂区内积存危废已于2020年9月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安全规范处置完毕。二是加大金坛园区招商引资力度。结合金坛生物医药产业园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和环境规划,优化调整方案;围绕提升园区生态文明水平,开展生态涵养区专题研究,确定功能定位和范围划定。在项目储备上,正在积极跟踪对接高新技术项目。
具体问题5:统筹规划水平不高,滨江化工园区依江而建,毗邻市区水源地,园区内化工企业分布密度较大;金坛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化工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园区化工企业较少。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优化新北园区规划布局。完成滨江化工园区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编制,重新定位化工产业发展方向,并将沿江1公里区域布局为生态缓冲区,高效率推进企业腾退。目前,园区化工生产企业数量从84家下降至41家,化工企业密度明显下降。二是提升金坛园区规范化水平。制定金坛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推进智慧园区平台一期项目,2月底前竣工投运。配套建设园区危化品停车场,6月竣工投用。配套建设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2022年底完工。
具体问题6:经济贡献率低。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推动新北园区(滨开区新材料产业园)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化工企业三年高质量发展行动,6家化工企业签订了三年高质量发展协议,加快推进重点转型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加大投资技改,重点围绕电子化学品、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领域,引进一批产业链带动性强、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新项目。二是鼓励金坛园区做大做强。成立招商专班开展项目招引,主攻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按照“一企一策”整治提升方案,提升园区亩均产出。建设金坛化学药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支持建设化学原料药技术创新平台,完善政、产、学、研、用协调创新体系,打造特色原料药和高端定制原料药绿色生产示范基地。
3. 关于“破解‘化工围江’难题还不够有力”问题的整改
具体问题7:在推进长江1公里化工企业关闭退出工作中起步较迟。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市委把长江大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开展“停、转、拆、绿、提”五大行动,成立工作专班,主要领导挂帅督办、挂图作战,每周开展督查。市委主要领导领办市政协“关于破解‘化工围江’难题,推动长江岸线生态治理”重点提案,2020年以来对滨江化工园区开展明察暗访12次,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督查长江大保护、长江禁捕退捕工作8次。截至2020年底,滨江化工园区共签约关停化工生产企业43家,沿江1公里范围内危化企业已全部关停,长江禁捕退捕任务全面落实。新华社内参作了专题报道,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在常召开。
具体问题8:整治进展速度慢,低质低效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关停腾退还不够快。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加快化工企业签约关停,着力推进签约企业腾退,2020年9月以来,新增签约关停化工生产企业13家,新增拆除化工生产企业14家,沿江化工企业数量迅速缩减,沿江面貌持续改善提升。目前,沿江1公里范围内危化企业已全部关停。
具体问题9:临江化工企业安全隐患多。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新北区第一时间召开隐患整改工作会议,传达整改要求,要求企业按“五落实”要求抓好隐患整改。每周跟进企业整改进度,督促企业及时上报整改报告,并组织安全、环保相关工作人员和专家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督查。目前,滨江化工园区安全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成。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还不够扎实方面
4. 关于“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不严格”问题的整改
具体问题10: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自觉性不够,有制度不执行,安全管理流于形式。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严格事故调查,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对相关企业实施行政处罚,目前该企业已关闭,生产设施已拆除。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格工矿商贸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工作的意见》,对照自由裁量标准,加大对事故企业的行政处罚力度。落实“两法衔接”要求,2020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中追究刑事责任17人。二是加强警示教育,营造安全生产社会氛围。举办事故企业负责人培训班2期,对责任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实施警示教育培训。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事故企业失信行为录入“常州市企业安全生产信用管理系统”,企业列入下一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计划。三是坚持多措并举,严格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管理。2020年,全市检查安全培训机构38家次,出具检查文书14份,查出问题45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督促培训机构和企业严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关,2020年涉及特种作业违法行为立案15起,处罚32.7万元。印发《2021年常州市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方案》,加大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执法检查力度,严查无证上岗、持假证上岗、转让证件等违法违规行为。
具体问题11: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主动性不够。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借助信息化手段督促企业落实隐患排查机制。通过监测预警系统督促企业加强特殊作业安全管控,将日常管理混乱、隐患排查不力的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利用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和安责险风险管控系统,明确企业月度隐患排查计划,制定检查清单,督促企业对标对表检查。二是全面贯彻法规推动企业开展风险管控。贯彻落实《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指导企业规范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报告,确保企业每个员工知晓岗位安全风险,自觉主动排查风险、消除隐患、防范事故。三是加强检查指导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组织专家到企业开展深度检查,指导企业提升隐患排查能力。督促企业主动向社会和全体员工公开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情况,通过社会监督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2020年以来,企业累计自查自纠隐患208731项,已经整改205153项。
具体问题12: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精准度不够。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强化监管平台运行监管。针对企业充装配送比较低等问题,及时从系统源头上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梳理,对接平台公司完善系统数据和企业上传数据不匹配等问题。建立通报约谈制度,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企业每天的充装、配送等数据实行“日通报”制度,对执行不力、数据失真、整改不及时的企业实施约谈。二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全面推行购气实名制管理,发布《关于实行瓶装燃气实名制销售的通告》,督促液化气企业建立和完善用户基本信息、用户档案。组织全市26家瓶装液化气企业、4家管道气企业开展三类人员专业培训考试,提升从业人员法制意识和安全技能。加大瓶装液化气企业非法经营行为查处力度,已查处违法行为19起,暂扣、没收液化气瓶725只,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53份,关闭、取缔黑气站12个。三是加强配送服务规范化管理。下发《关于加强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管理的通知》,加强车辆管理、人员管控,目前主城区液化气企业已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加强人员管控,制作统一的送气服务证,通过系统大数据实时传输、查看人员信息和配送服务情况。四是规范重点用户使用瓶装液化气行为。利用网格化管理机制,组织开展上门摸排核查,在餐饮场所显著位置张贴燃气安全使用信息公示牌,督促餐饮户每月对户内燃气设施设备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和整改。聘请第三方对餐饮场所、学校、医院等瓶装气重点户进行地毯式排查,实行隐患销号式管理。全市共摸排检查5413户,发现应立即整改问题隐患2109个。做好餐饮场所安装燃气泄漏报警保护装置工作,目前餐饮用户安装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比例已达到99.7%。五是建立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在完善气瓶建档机制的基础上,按照“一瓶一码一档案”的要求,建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气瓶制造、检验、充装、使用、报废等全生命周期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功能上实现气瓶信息“防作弊、防篡改和防抵赖”。系统运行以来,清理各类无效、冗余气瓶数据超过60万只,气瓶有效登记率和活跃气瓶比率超过98%。
5. 关于“安全生产监管中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整改
具体问题13:排查违法违规“小化工”还不够仔细。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加强社会监督,营造整治氛围。出台《常州市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办理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和从业人员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按照“合法举报、适当奖励、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在市12345平台开设12350专席,实行市安委办集中受理新模式。在《常州日报》和常州广播电视台组织系列报道,在全社会营造打击违法违规“小化工”的高压态势。二是健全长效机制,常态排查治理。持续开展“小化工”“小字头”和“危污乱散低”专项整治,对工业园区、企业、作坊、出租厂房等各类场所进行全方位、常态化巡查,确保精准筛查、精确打击。2020年12月起,新北区率先启动“危污乱散低”专项整治提升行动,今年在全市层面铺开。
具体问题14:有的问题“运动式”整治,成效不持久。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进一步改进作风。印发《常州市危化品安全生产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对照危化品安全生产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9个重点方向,在全市开展专项检查。各辖市区党委政府、常州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各部门各单位都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切实解决“运动式”整治及部门协调不畅等突出问题。加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究力度,曝光4起危化品领域和违法违规“小化工”专项整治中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典型案例。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全市流动加油车(船)专项整治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工作专班,印发《关于建立全市流动加油车(船)联动整治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周梳理、月通报”机制。加大对232省道、239省道、312国道等重点路段,成品油仓储企业、加油站、物流园区、大型钢材市场和施工工地等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行动,2020年9月至今共查获非法流动加油车174辆,非法储油点10个。破获“8·6”专案,抓获涉案嫌疑人20人,查获涉案油船3艘、伪劣柴油200余吨、各类涉案车辆20余辆。
具体问题15:有的部门担当、作为精神不够,推诿扯皮。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进一步理清部门职责边界。出台《常州市安全生产领域职责分工协调办法》,对全市各行业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进行梳理,对法定职责不够清晰、存在职责分歧的领域进一步协调明确,有效消除安全监管盲区漏洞,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无缝衔接。二是进一步加大问题督查整改力度。通过核查110、12345等举报平台的举报线索,督促各地完成本辖区范围的流动加油车(船)线索检查整改工作,确保各项线索和问题整改到位。成立专项督查小组,针对流动加油车(船)专项整治工作,已开展网上巡察12次、现场督查4次,确保流动加油车(船)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
具体问题16:整改文件照搬照抄。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狠抓问题整改。紧密结合常州实际和当前政策要求,对方案重新进行修订完善,从产业政策、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方面进一步细化措施,提升方案可行性。制定下发《关于对〈常州市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实施方案〉部分条目完善补充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二是突出标本兼治。成立作风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专班,出台《2020年常州市作风建设提升行动方案》等制度性文件,召开作风建设大会,对“文件照搬照抄、‘依葫芦画瓢’、以文件落实文件”背后的拖沓敷衍、慵懒怠政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加大整治力度,切实增强全市上下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6. 关于“落实‘三管三必须’尚有差距”问题的整改
具体问题17:有的部门重业务,轻安全。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具体问题整改到位。某基层法院未能主动向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通报查封某公司化学品存放管理问题的情况;该公司所在社区巡查监管不到位,未及时发现消除安全及环境隐患。2020年10月,对有关责任人员分别进行提醒谈话和诫勉谈话,对责任单位发出提醒函。该公司现场设备拆除和场地清理工作计划于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同步做好对企业日常巡查工作。二是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制定《2021年常州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履行安全生产责任考核评价指标》,把“三管三必须”要求落细落实。制定《安全生产问题隐患快速处置联动机制(试行)》,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具体问题18:有的行业安全教育管理不够有力,使用危化品不规范。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全面开展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常州市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对全市所有行业领域危化品使用单位进行梳理排查,明确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全面防范危化品事故。二是深入开展学校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整治。制定以“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为整治重点的专项整改方案,成立7个督导组,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督查学校安全工作。2021年1月,检查发现安全隐患179条,现已全部整改到位。成立宣讲团,上门进行安全宣传培训。开展实验室危化品使用管理培训,覆盖全市相关学科900多名教师。出台安全生产工作问责办法,加强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体系建设。出台危化品安全管理规范,推动危化品管理工作常态长效。
(三)廉洁从政风险仍然存在方面
7. 关于“纪律规矩意识不够强”问题的整改
具体问题19:有的干部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利,有的干部收受企业贿赂,有的工作人员违规入股监管企业获利,有的干部“前腐后继”。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对巡视反馈的具体人具体事严查快处。二是对问题线索大起底快查快办。定期汇总梳理全市危化品安全生产领域问题线索,集中排查可查性强的问题线索进行重点督办,定期评估查办质效。自巡视组进驻以来,全市新排查发现违法违规“小化工”20家,全市共处置危化品领域问题线索72条,给予组织措施30人,立案55件,采取留置措施3人,党纪政务处分32人。三是驰而不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立危化品安全生产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移送工作机制。2020年10—12月,查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4起,处理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检查41次,发现问题11个;制发安全生产监管方面纪律检查建议5份、监察建议4份、提醒函2份、监督工作建议单1份,约谈党员干部36人次。通报曝光安全生产领域典型案例1批2起3人。四是一体推进“三不”深化标本兼治。加大廉政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集中观看“小化工”背后腐败问题的警示教育片,制作警示教育片《尺度》,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心怀敬畏、行有所止。强化专项领域分析,完成《关于违法违规“小化工”领域专项分析报告》,深入剖析违法违规“小化工”存在原因,提出整治的对策建议。用好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制发危化品领域纪检监察建议书6份,推动以案促改、举一反三。五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深入落实《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出台配套文件近30个,形成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区域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发布《常州市区域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报告》。深入开展向全市民营企业家“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全面落实《常州市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与民营企业及其负责人的交往交流行为。
8. 关于“监督关口前移不够到位”问题的整改
具体问题20:事前监督不够,发现线索较少,问责主要集中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后。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危化品领域容易滋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关键环节,提高监督质效。一是摸底数。全面摸清危化企业数量和分布情况,目前重大危险源企业从60家减至47家,重大危险源点从190个减至97个。二是强推动。定期开展综合廉情研判,约谈职能部门党委(党组)负责人16次,发放《安全生产检查问卷调查表》,提出作风方面意见建议15条。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和安全生产问题处置监管平台使用录入数据已由全省第10位上升至第3位。三是促协同。贯彻落实《江苏省纪委监委关于加强重点问题线索和案件督促办理的规定》,建立健全情况通报、问题线索移送机制,进一步畅通“信、访、网、电”的信访举报渠道,积极开展重点问题线索督办,进一步提高问题线索处置和案件办理质效。
具体问题21:查处对象职级偏低。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围绕“摸底数、防风险、查问题、促发展”要求,以深挖彻查违法违规“小化工”背后的官商勾结、日常监管失职渎职等问题为切入点,严肃查处危化品生产领域官商勾结7种情形4人,加强问题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力度,提高查处县处级、乡科级干部占比,着力推动危化品领域正风肃纪反腐部署要求落细落实。
(四)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有缺失方面
9. 关于“企业燃气管理存在‘真空’”问题的整改
具体问题22:企业内部自建天然气管道监管主体不明,因监管缺位,一些企业自建天然气设施没有安评和环评,安全状况不清。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开展专项整治。制定下发《常州市lng等燃气设施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压实安全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网格化 铁脚板”作用,全面摸排,掌握lng等燃气设施数量、分布、防护措施等,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小型液化天然气气化站技术规程》标准,对lng贮罐办理使用登记并检验有效。各地对已建的lng燃气设施落实整改措施,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治理,确保限期整改落实到位。
10. 关于“普货车辆监管存在‘盲点’”问题的整改
具体问题23:对普货车辆非法承运危化品,缺乏有效监管。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加强危货托运源头监管。作为全省唯一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整治试点城市,率先探索危险货物运输全链条监管,已完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托运电子申报平台的开发工作,并将在所有涉及危险货物托运的企业中推广应用,实现源头把控。持续加大路面执法力度,突出托运方执法检查,2020年9—12月共查处违法托运危险货物行为105起。建立行业信用考评体系,倒逼重组企业4家、引导退出企业3家、依法吊销企业1家。二是开展物流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物流园区经营情况进行摸排,在钟楼区开展物流行业专项整治试点,取缔评估不合格园区7家、整改6家、提升7家。在全面总结集中整治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钟楼区物流行业长效管理办法》,推进物流园区转型升级。
具体问题24:一些普货车辆非法承运经过伪装的危险货物,隐蔽性强、流动性大,违法成本低,难以被查处。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一是加强宣传,实现全民监督。对479家拥有5辆以上车辆的普货运输企业开展深入摸排,签订安全生产告知承诺书。深入货运集散地、物流园区、社区开展安全生产宣传。畅通110、96196、12345、12350等投诉举报渠道,及时核实并处置。省委巡视以来,共受理相关投诉举报45起,依法处理11起。二是利用科技,实施精准执法。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管理模式,划定危险品运输监管区,对出入监管区的车辆进行研判,实现精准查处。三是加强联动,开展重点执法。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源头检查制度,依照10%的比例开展安全检查,50辆以上普货企业实行全覆盖,依法处罚14起;2020年11月开展道路运输“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870人次,执法车辆257辆次,累计查处案件111起,其中涉及危险货运46起、违法加油车8起。
(五)督导检查反馈交办的一些问题整改不够到位方面
11. 关于“有的整改任务尚未完成”问题的整改
具体问题25:国务院第三督导组交办的问题和建议,还有部分未整改到位。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截至2020年10月底,国务院和省、市安全生产督导交办的694项安全风险隐患全部整改完毕。其中,由省专治办挂牌整治、市专治办跟踪督办的g312国道经开区段、s239省道新北段、s340省道钟楼邹区段、g42沪蓉高速k161—k163段等4处重大安全隐患路段全部验收销号,亡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0.7%、63.3%。强化对整改成效的常态化跟踪监测,通过基础隐患滚动排查、交通事故隐患倒查,确保各类道路安全隐患改彻底、改到位。
具体问题26:国务院第五督导组交办的问题,还有1项未整改。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认真对照梳理国务院第五督导组交办问题的具体内容,逐项落实责任部门和时限要求,持续加大督促指导力度。针对武进区老旧燃气管网改造问题,武进区明确区住建局牵头、常州新奥燃气公司实施改造,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已于2020年9月底按时序要求全面完成老旧管网改造。目前,国务院督导反馈的所有问题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
具体问题27:违法违规“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行动中排查出的“小化工”问题,直至巡视期间还有少数未整改到位。
整改进展及主要成效:建立健全打击违法违规“小化工”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小化工”“小字头”和“危污乱散低”专项整治。目前,巡视期间未整改到位的企业、个人已经全部完成现场整治。市安委办组织开展违法违规“小字头”“停产停业”企业专项整治,排查范围从“小化工”拓展延伸到小冶炼、小电镀等各类“小字头”“停产停业”企业。至2020年11月底行动结束,全市共排查各类“小字头”作坊窝点146882家,“停产停业”企业655家,发现违法违规“小字头”66家,已全部整治完毕。
三、下一步整改工作打算
经过三个月的集中攻坚,我市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清醒认识到,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整改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很多工作才刚刚起步,需要持续发力、长期整改。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对照巡视反馈意见,加强日常督查,在较真碰硬、常抓不懈中,确保巡视反馈意见条条改到位、见成效。拓展巡视整改成果,以巡视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体系、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危化品领域基础性、源头性、瓶颈性问题,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五大明星城、推动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提升整改自觉。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更加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学习贯彻新思想的自觉。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和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把讲政治贯穿到整改工作方方面面,持续提升巡视整改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二是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持续加大整改力度。扛稳抓牢市委主体责任和市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牵头市领导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按照巡视整改方案,把握时间节点、倒排时序进度、逐项对账销号,确保事有专人、人有专责、改有定时,真正做到问题不解决坚决不放松、整改不到位坚决不收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压紧压实党政领导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员工岗位责任,强化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排查,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提升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打造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安全发展城市。严厉打击危化品安全生产领域官商勾结问题,不断压缩腐败现象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
三是进一步强化成果运用,持续巩固整改成效。认真对照整改方案,坚持标准不降、要求不变、力度不减,对已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对还需时间整改的项目,紧盯不放,做到边整边改、立行立改。把巡视整改和深化标本兼治结合起来,聚焦重点任务,坚持靶向发力、重点突破,集中力量抓好突出问题整改。加强对全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危污乱散低”企业整治的集中统筹,加强危化品领域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加大对安全生产领域的监督力度。统筹推进“一年小灶”和“三年大灶”,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向纵深发展,扎实开展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坚持突出重点和全面整治相统一,定期摸排危化品安全风险,加强重大危险源、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安全管控,把各类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树立重抓本质安全的鲜明导向,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的决心和行动,加快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功能布局和产业定位,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更加系统全面地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财神到棋牌平台ios的联系方式:0519—85688008,邮政信箱:常州邮政180号专用信箱(巡视整改工作综合协调组收);电子邮箱:czswxszg@163.com。
中共常州市委
2021年2月5日